我们的本地读者究竟如何看待新加坡当前的状况,我国当下所面临最为重要的课题有哪一些?在“公民议程”第1阶段调查时,我们要求读者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对新加坡来说,哪一些是重要的课题?在来临的大选中,候选人若想争取到你的支持,你想听他们讨论些什么?

447人做了回应。这些回馈意见十分多元,充满睿智与热情。想知道这些(匿名的)原始资料的话,这里就是 (英文)。

首先,我们读完所有447个回应。然后把它们归纳为广泛的课题(感激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整理了大半回应,并帮忙检查我做的整理)。这里是归纳出来的所有28项课题的说明,附带回应的实例(英文)。请你看下面这些回应——然后回答第2阶段的调查,告诉我们对新加坡最为重要的是哪5项课题。

28项课题,摘要

为了精简第2阶段调查的步骤,我们对每项课题做了不超过280字的概述(这是大得惊人的难度),以字母排序,如下:

  • 生活费与贫穷:生活费上涨该如何应对?新加坡的贫穷与无家可归的现象,该如何消除?住房价格/租金如此高昂的原因何在?我们的国家如此富裕,为什么仍有这么许多穷苦的人?
  • 公积金,保险,福利:公积金是我们的储蓄,或者是政府征收的税赋?公积金的运作,应遵循什么原则?对改变工作性质,你有什么看法?失业保险是怎么回事?
  • 人口:针对人口老化和低生育率,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什么才是我们理想的人口结构,为什么?国家应该干预我们的社交活动吗?
  • 破坏性政治:人民行动党政府对诚实的批评,为什么总是充满敌意?人民行动党针对任何他们不认同的言行采取审查/禁止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从事相互尊重及有建设性的对话/行动?他们为什么总把我们视同婴孩?
  • 歧视:我们该如何杜绝新加坡所有的制度性或偶发性的歧视?我们该如何保障所有少数族群(含阶级、族裔、性别、LGBTQ、宗教、语文等)的权益?CMIO(即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其他族裔)的族裔分类及其他官方的歧视性措施,是否让歧视问题进一步恶化?
  • 毒品/上瘾物质: 我们的防止滥用毒品政策,应以什么原则为依据?我们能否改进防止滥用毒品政策,使之更合乎人道并更加有效?政策的一致性:为什么禁止大麻素和电子烟,却不禁止鸦片剂、尼古丁和酒精(其实后者的破坏性更大)?
  • 经济与工作:我们该如何推动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以应付当下及未来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公平地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增长?我们该如何打破经济对国家的依赖?我们能不能享有最低工资制?
  • 教育:我们该如何教育人们做好面对世界转型的准备?我们该如何满足无法融入当前体制者的教育需求?我们该如何处理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我们该如何杜绝教育体制下的制度性歧视?
  • 选举与国会的制度革新:什么是合适的最低投票年龄?我们该如何改革选举制度,提高其公平性,并使之能反映普遍民意?我们该如何改革国会,使之改进表现,提高问责(譬如按比例的民意代表,设立上议院)?
  • 环境:我们该如何应对潜在的气候变化危机?我们该如何减少碳排放?我们该如何终止我们在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该如何满足巴黎协议的目标?我们为什么不断增加填土扩地?我们该如何提高物资的再循环使用率?
  • 外交政策:我们该如何确保新加坡有能力处理当下的环球事务?我们对各国在联合国所提出的课题,能否采取明确的立场?我们在东南亚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该如何与邻国建立具建设性的关系?
  • 医护:我们该如何确保医疗护理开支,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的?当下未受关注/妥善治疗的有哪些病症,譬如心理卫生问题?我们的医疗护理业能不能有较高的透明度?我们该如何提高年长者的生活品质?
  • 住房/建屋发展局: 我们的公共/社会化住房,该遵循什么原则?你会如何处理潜在的组屋房契99年有效期的租赁危机?你会如何改革住房制度,创造人人负担得起住房的新局面?我们究竟是组屋的“业主”还是“租户”?
  • 人权与公民权利:我们该如何维护人权与公民权利?言论自由与言论审查的红线,该划在哪里?我们为什么需要死刑?我们的监狱,该如何发挥改造犯人的功能?
  • 移民与难民:什么才是能在照顾新加坡人的需求与向外国人提供工作机会之间,维持平衡的公平移民政策?我们该如何终止对外国人的敌视?我们为什么拒绝接纳难民?什么是我们人口的理想水平?
  • 不平等:我们该如何终结导致不平等激增的制度性与结构性歧视?我们该如何创造一个人人都有机会的公平社会—通过最低工资?社会福利?无条件基本收入/健保?
  • 基础设施与交通:我们该如何改进新加坡的交通、公用事业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如图书馆)的效率?新加坡未来的交通,特别是与拥车、公共交通与电动车相关的方面,会是什么状况?
  • 语文:为什么我们不都学习与使用国语(马来语)?为什么华语只有华裔学习与使用,马来语只有马来裔学习与使用,以下类推?新加坡的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前景是什么?我们是否该被强制使用同一种语文?
  • 领导人与政治:我们该如何寻找/选择优秀的领导人?新加坡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人民行动党总是公开抨击持异议的好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还有好的领导人?我们该如何促进制定政策时,有较多元的声音?
  • 国民服役:结合社会、科技、国防需求的变迁,我们该如何对国民服役制度进行反思?女性参与服役?为不愿/无法投入军事服役者—如运动员、新公民、因宗教或其他理念反对武力者,提供其他替代方式的国民服役?
  • 宗教:宗教在我们社会扮演什么角色?我们的法庭/替代法庭,是否应该给予特定宗教以宗教豁免权?我们该如何与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进行斗争?
  • 安全:面对宗教恐怖主义的兴起,该采取什么举措?
  • 社会:我们该如何提高全民的生活素质?新加坡人为什么都承受着重大的生活压力?我们该如何创造一个尊重所有个人的社会?我们该集体坚持什么价值?国家对社会的干预,该如何设限?
  • 税收:我们对国民征税,应该依据什么原则?新加坡的税制,为什么有浓烈的累退税色彩?我们为什么不征收资本所得税?我们能否尝试以无条件基本收入作为某种退税?
  • 科技、人工智慧,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该如何善用新科技,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同时保障他们的隐私,防止新科技被滥用,特别是防止被国家与环球企业滥用?
  • 新加坡的未来和新加坡人的身份:你对新加坡社会有什么愿景,如何实现?新加坡的前景是什么?新加坡人的身份/价值,应该是什么?新加坡国家信约究竟是承诺,或者纯粹只是某种意向?
  • 透明度与问责:你有什么法子能提高选举局官员/公务员的透明度与问责制,并防止相关对象贪污与滥权?我们该如何提高对官员及其开支的独立审查?
  • 工人权益与工作性质的改变:我们该如何防止所有工人,无论本地或外来的工人,受到剥削与欺压?工人能不能组织独立工会?自由工作者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无人提及的课题

在我们得到的回应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许多人民行动党政府认为是重大/紧急的课题,完全无人提及:

  • 无人提及种族或宗教的分歧。针对种族与宗教的讨论,聚焦在减少歧视,增进相互了解,促进诚实与彼此尊重的交流。相反地,人民行动党在该课题上设置不可逾越的界限,压制一切相关辩论的策略,经常被视为达成种族与宗教包容的障碍。一般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所有宗教都共同面对的问题,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宗教才有。
  • 无人提及蓄意网络虚假信息(“假新闻”)是个问题,除非散播者是政府。相反地,当说到立法对付假新闻(防范网络虚假信息及其操纵法令)时,典型被认为是人民行动党从事言论审查与过度反应的例子。
  • 无人提及外国通过资助或干预,影响我国的政治。
  • 提及安全课题的只有一人。该反应的全文是:“区域恐怖主义的兴起。”没有进一步的申说。
  • 无人提及犯罪问题,除了在讨论毒品惩罚措施的不公平/非人道时有所涉及。

反应的若干数字

最长的反应:1,497字。那几乎是《新论述》报道性文章的长度。反应论及广泛的一组课题,从医疗护理到部长薪资,到政治精英的偏见,到公积金。一般来说,长的反应很多,广泛论述反应者所关心的各项课题。

单一课题的最长反应:167 字, 论及政府频繁利用科技从事大规模监视、审查与控制。反应者对猖獗、不受遏制地利用人工智慧型科技(如智慧灯柱的人脸辨识,档案的数码化),侵犯公民私人生活的做法,特别感到忧心。这类反应者特地引述我刊讨论数码隐私的文章,作为根据读者需求做报道的例子,呼吁对该课题进行公开、诚实的辩论。

最短的反应:“工作”。以这两个字提交反应的共有两人。他们不是特例——有好些人在反应中提及“工作”自身,或者扩大为“工作保障”,组成他们关于重要课题清单上的一个部分。

反应最频繁提起的人物:不是任何政治人物,而是何晶,淡马锡控股的总裁。反应者对于主权财富基金的总裁同时是总理夫人这种状况(或者一般的裙带关系/任人唯亲)所可能引发的利害冲突,对于她职务表现的缺乏问责监督或任何政治偏袒,对于她不披露薪资与获益的缺乏透明度,感到不安。

我们不披露最受关注的是哪些课题,以免影响你在第2阶段调查的反应,但这里会利用关键字做“文字云”(word cloud)的梳理。

Citizens' Agenda Word Art - New Naratif

最后,是反应所使用的语文:

  • 英文:在835名不同访客中收到完成问卷441份,反应率为52.8%。平均完成问卷时间:5分48秒。
  • 华文:在31名不同访客中收到完成问卷5份,反应率为16.1%。平均完成问卷时间:9分38秒。
  • 马来文:在9名不同访客中收到完成问卷1份,反应率为20%。平均完成问卷时间:5分41秒。
  • 淡米尔文:0反应。一件有趣的事是,有一名反应者告诉我,他们很欣赏我们面向淡米尔文使用者的努力,可是他们的电脑没有淡米尔文输入软件,所以他们采用英文坐出反应。

在读过以上关于第1阶段调查所得反应各个方面的分解后,现在请你对第2阶段调查作出反应,告诉我们新加坡所面临的最为重要课题是哪五项。

Thum Ping Tjin (“PJ”) is Managing Director of New Naratif and a historian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 Rhodes Scholar, Commonwealth Scholar, Olympic athlete, and the only Singaporean to swim the English Channel, his work centres on Southeast Asian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His most recent work is Living with Myths in Singapore (Ethos: 2017, co-edited with Loh Kah Seng and Jack Chia). Reach him at pingtjin.thum@newnaratif.com.